硅藻泥:一個朝陽產業
依據《硅藻泥裝飾壁材》JC/T2177-2013定義,硅藻泥裝飾壁材是以無機膠凝物質為主要黏結材料,硅藻材料為主要功能性填料,配制的干粉狀內墻裝飾涂覆材料。它具有調節室內濕度、吸附有害氣體、抗菌防霉等有益環境健康性能,而且可以在裝飾墻面上制備出不同的肌理、花色和紋路,有優異的裝飾效果。正是基于上述性能,所以被形象地形容為“會呼吸的墻”。
行業誕生——時代呼喚
無論一個格局多么好、裝修多么漂亮,不管你是用多少錢買的房子、花多少錢裝修,只要建筑材料和家具中含有有毒化學物質污染了空氣,那么這樣的住宅就是非常危險的毒住宅。我們可以3天不吃飯、1天不喝水,但不可以1分鐘不呼吸。材料的化學揮發物決定著室內空氣質量,可見材料的環保性是多么重要。
在改革開放之前,我國工業落后,住宅裝修業比較簡單,墻面裝飾主要是無機膠凝材料石灰和白土等,雖然有無污染、環保、透氣、調濕等功能,但易掉粉、不易調色、裝飾性差。改革開放后,乳膠涂料出現,色彩豐富、耐擦洗和便捷施工三大優點成為撬動涂裝市場的利器。
上個世紀80年代,彩色電視的出現,成為乳膠漆主打“色彩”概念的最好工具。在洋品牌“立邦”涂料的廣告中,幾個小孩屁股蛋刷著五顏六色出現在屏幕上,煞是可愛,從此開始了乳膠涂料“立邦”、“多樂士”占據整個中國家裝市場的時代。
“從娃娃抓起”的市場教育,乳膠漆色彩宣傳由此開始。它已經教育了中國幾代人,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如果要裝修房子首先想到的是“立邦漆”。不僅如此,立邦的市場教育也進入了小學、中學和大學。可見一個企業的成功、一個產品的成功絕非偶然,值得民族企業家思考與借鑒。
雖然“環保和健康”理念已經深入人心,但室內污染問題仍是頑疾。乳膠漆雖然具有較好的裝飾性,但其仍有污染氣體排放,主要表現在打開包裝仍然有揮發性化學氣體存在、涂刷后仍然有幾天的有機物揮發期。其次,其致密的有機膜阻礙了呼吸透氣性,不具有空氣濕度的調節能力,也不具有污染氣體的吸附性能,有機成膜物質的存在使其不耐霉菌等。
壁紙是伴隨乳膠涂料發展起來的又一個裝飾材料,其粘貼材料的污染性和其本身可能污染性又成為百姓新的 “擔心”。
在這種條件下,老百姓選擇面太窄,渴望既有很好的裝飾性又有環保健康的新產品出現。
而硅藻泥不用擔心涂刷時存在有機物釋放,而且使用期具有呼吸調濕、吸附凈化有害氣體和抗菌防霉之功效,改善室內空氣環境。我們說“硅藻泥裝飾壁材”的誕生恰逢其時,是時代的呼喚,是民族企業為我國室內環境健康改善發揮作用之良機。
健康產品——國人幸事
硅藻泥是同時能夠滿足使用裝飾性、環保性、健康功能性的產品。
裝飾性上,它滿足視覺要求,在材料的圖案設計、顏色搭配上符合大眾的審美要求。借鑒涂料的施工工藝、現代的圖形設計技術,結合我國的傳統文化,硅藻泥將裝飾性提升到了一個更高的層次。施工方法有:平涂、噴涂、手工肌理(土倫、拉絲、祥云等等)、刻花、印花等,裝飾效果勝過涂料與壁紙。在基本使用性能方面,耐久性好,有一定的抗損傷性和抗污染性,合理的配方與工藝可以保證不出現開裂、脫落、變色等問題。
環保性方面,粉體用水調制泥漿,沒有乳膠漆開罐的刺激性氣味,上墻后也不會有揮發性有機物出現,無疑勝乳膠涂料一籌。硅藻泥配方中的主要材料硅藻土和其他礦物填料也可能含有極微量的重金屬,但是通過原材料的檢驗控制是會低于檢出限值。依據硅藻泥的定義,無機膠凝材料為主要黏結材料,不可能出現揮發物超過檢測限值。
健康功能性是硅藻泥的重要特征,硅藻泥具有空氣濕度調節、吸附有害氣體、防結露和防霉等特性。
調節空氣濕度是其重要的特征之一。由于硅藻泥中含有大量的硅藻土,大量的微納米結構孔道,使其具有較大的比表面積。毛細現象和材料表面化學位,是硅藻泥涂層能夠物理吸附和脫附水分子的主要原理。調濕性好的硅藻泥,不能用其吸水性能來判斷其對水分子的吸附和脫附性能,而應用水蒸氣的吸附和脫附量來考查。好的硅藻泥,在常溫下不僅對水分子的吸附能力大,而且脫附性能也大。
吸附有害氣體是其又一特性,礦物活性的“表面位”使其具有對有害氣體的吸附能力。其中化學吸附有利于凈化室內空氣中的有害氣體。但化學吸附會飽和,有壽命限制,但是硅藻土負載納米催化材料和添加納米催化材料則可大大提高其凈化效率和壽命。硅藻泥對極性污染氣體(如甲醛)具有更好的吸附凈化效果。
防結露性能也是其特性之一。由于硅藻泥多微孔性結構,使其能夠吸收部分水露,因而表面不會出現水滴。
行業自律——任重道遠
由于硅藻泥優異的裝飾性和環保健康的根本特性,很快受到消費者青睞,較高的利潤空間吸引眾多企業加入。短短10年,國內已經有300多個品牌出現。
近兩年,《硅藻泥裝飾壁材》建材行業標準的出臺,引領促進了行業的發展,去年和今年硅藻泥產業則出現了井噴式發展。業內從業技術人員緊缺、企業逐利心切等導致行業出現了不科學宣傳、惡意競爭等現象。在網站上,利用網絡追責難的現象屢有出現,個別企業為了爭奪市場份額,做不科學、夸大其詞或虛假的宣傳。
在我國典型的知識產權糾紛案件就出現在這個行業中。自2012年5月,青島一家公司對27幅圖案在國家版權局進行著作登記,得到了“著作權登記證”,8月起訴同行業27家企業或經銷商,拉開了硅藻泥行業著作權糾紛第一案。此案目前已經塵埃落定,最終山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判“著作權”不成立,國家版權局最近也注銷了泉佳美“著作權”。2013年7月,版權保護中心發放的登記證書名稱也由《著作權登記證書》變更為《作品登記證書》。此案件也推動了我國法規的科學化。
目前,硅藻泥行業在家裝市場的占有率不到10%,我們行業目標是與乳膠漆、壁紙三分天下,讓更多的老百姓享受舒適和健康環境,可見行業的規范與發展任重道遠。(轉自中國建材報)